星期日, 8月 31, 2008

20080830再訪談文-鄭漢紀念碑




昨天一和我弟二個人開著我家的西尼克出門,
到了造橋鄉的談文村,去找之前就想去的鄭漢紀念碑,
鄭漢紀念碑是在之前網誌;:「20080628-龍港、大山、談文間拍照


有提到的在火車過談文都會看到的那個聳立的雕像。
民國五十幾年才設計這樣子的形態的紀念碑,還真蠻創新的。


註一:有關於鄭漢的故事請參考文後註一。

交通路線可以參考網誌最後所附的Google Earth的衛星照片:圖中紅色的路線就是回程的航跡。

紀念碑這個位置,真的是一個不錯拍火車的位置,
最遠可以看到海線過中港橋的火車。









從上往下看的南下煤列,由R21牽引

到鄭漢紀念碑上的路,有一大段是步道,名為鄭漢步道,
上網查看過 ,也有其它人在今年有上去過,只是,似乎沒隔半年,
就機乎被野草淹沒一半了!
大自然的力量還真的蠻強的!







後來我和我弟二人又去尋找適合拍高鐵的點,
最後找到造橋鄉豐湖村阿考崎口附近找到一個非常好的點,
至少這裡拍高鐵不會有鐵欄或鐵網檔住,
不過時間已經晚,太陽已經在山的背後了。
只好故意把快門低,拍個高速移度感覺的高鐵。

註一、
鄭漢事蹟可參考碑上碑文:碑文的原始檔夠大,可以清楚辨別文字


或上網搜尋。




星期一, 8月 25, 2008

多多的來訪

記得在幾年前寫過一篇網志,有關於一隻狗:多多。

網誌的聯結可以參考下面的網址:
http://blog.xuite.net/xcat1976/blog2/7544131

過這些年,多多一直健在著,
只是真的歲月真的不饒人,當然也是不饒狗。
多多也又老了幾歲了!
這幾年因為很多關係,
只能把多多關在遙遠的地方,

只是地點真的有一點遙遠,
遠到無法每一天都記得餵他吃飯。
就這樣子,大約一個月前吧!?
有機會到那裡去,
剛好也看到多多,
只是看到之後讓我非常的震驚!
多多這隻原本健壯的狗,
卻變的瘦骨如材,
讓我非常的不忍心。

於是乎我開始親自找食物、買罐頭餵他了。
漸漸的,多多也開始體形回復回來了!

只是,現在多多綁著繩子,跑也跑不遠,年紀這麼大了!
卻少了自由,真的有一點可憐。

上個星期五吧!
也許繩子綁不好吧!?也許是因為有人放他出來跑一跑吧!?
多多跑到我們的辦公室來。
看到多多跑來,真的蠻高興的!

工作忙完後,帶著多多,延路走回他的地方,
乖乖聽話的跟著我。

真的要好好的照煩他了。
而且他真的是一隻懂人意有靈性的好狗呀!

多多,也希望你多保重呀!


星期日, 8月 24, 2008

門口的可愛的鳥兒



相簿聯結: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80824

今天下午一個人在家,在門口前看到了幾隻可愛的鳥跑來吃小黑的剩飯。
也許常來偷了習慣了了,
看到人不會立刻跑走,但是還是那麼的保持驚覺。
表情非常的好趣!....
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門口拍鳥兒的照片了,
但是,每次看到鳥兒跑來吃東西,都忍不住的多看幾眼,
幫牠們拍幾張照片。
平常也歡迎牠們的來訪,就當作是我們家狗狗:小黑,的好好朋友來作客,也一樣好好的招待牠們囉!

咦?有人在偷看我嗎?




伸伸懶腰!!


大步向前.....


星期六, 8月 23, 2008

20080823大甲-苑裡間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80823
中午二點過後騎著機過省道台一線大安溪橋,
找找看日南與苑裡間的鐵路延線有什麼點沒有拍過,
其實,這一段路雖然不遠,卻似乎是莫生的!
畢竟,日南以北到苑裡這一段,是很去拍照的。


上圖為鐵路通過大甲幼獅工業區。拍照的地點剛好位於大甲與苑裡的交界。

這期間,有到苑裡火車站前的7-11,很想順便拍一張火車站的照片,不過站前真的停了太多違規的小黃和機車,
算了,有空再拍好了。 ..................

日南苑裡這段路下次還可以再去拍幾張照片,
有些點因為時間加上車次的關係,沒有拍到,
下次再約我弟一起去好了!

星期一, 8月 18, 2008

20080818下午帶狗散步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80818
今天放假在家裡感覺一點也不好,
昨晚上不是很早睡,
可是早上一大早就開始有人為了公事打電話來,
一個早上到晚上至少接了十多通的電話。
唉!今天也不算是有什麼大事,
也許是有太多事沒有人想負責?
也許手機太方便了吧!?

下午我騎著腳踏車帶著相機要出門,
想要騎遠一點,去拍拍照、看看風景,
給宅了幾天的我一些喘息的空間。
才騎到家附近的路口沒多久,
發現後面狗追過來的跑步聲。
原來是黑黑跟了上來,
這下子只好帶他到處走走。
只是小黑平常運動量也不太夠,
只帶他走了沒多遠就回家,
回家後看到他喘吁吁的樣子,有一點可憐。


相片檔案好大呀!


至從開始用把相片數位化來,開始逐漸累積相片的電子檔,
最早只是偶爾把看喜歡的相片偶有用掃描器掃起來,
漸漸的送到沖印店會有加相片光碟。
檔案空間的成長還是非常有限,
後來買了數位相機,
完全改變了拍照的模式,
加上後來開始在拍照片的時候直接存成RAW 檔,
檔案開始突然的變的非常龐大,
從原本一張幾十kb到變成一張要5,6mb,
再加上記憶卡容量夠大,
往往一天拍照下來的檔案至少有1GB以上,
真的很難想D70s才600百萬畫素,
如果是1000萬畫素以上的相機怎麼辦?

昨天,為了解決已經暴滿的2個80Gb的硬碟,
去買了一顆Maxtor的500gb的外接式碟碟,
就是長的跟下面這張圖一模一樣,





只是我是去燦坤買的,
買完之後,上pchome的網站看看,
發現竟然有快400元的價差...... 恨呀!
千金難買早知道呀!
不過,原來現在硬碟還真的蠻便宜的。

500GB不知道可以用多久?
如果改天換了畫素更高的相機或是更常亂拍,
那麼應該空間維持不了多久就沒有了吧!?
也許該考慮只拍jpg檔?



星期四, 8月 07, 2008

七夕

今天又是七夕,去了一趟嘉義,
晚上下了一場雨,
沒有特別的心情,
只是全身是汗,
很想立刻洗個澡。

又過了一年,
很多事,
還是在原地不前,

今晚,
點播一首歌給自己。
郭靜唱的「下一個天亮」

詞:姚若龍
曲:陳小霞

用起伏的背影 擋住哭泣的心
有些故事 不必說給 每個人聽
許多眼睛 看的太淺太近
錯過我沒被看見 那個自己

用簡單的言語 解開超載的心
有些情緒 是該說給 懂的人聽
你的熱淚 比我激動憐惜
我發誓要更努力 更有勇氣

等下一個天亮 去上次牽手賞花那裡散步好嗎
有些積雪會自己融化
你的肩膀是我豁達的天堂

等下一個天亮 把偷拍我看海的照片送我好嗎
我喜歡我飛舞的頭髮
和飄著雨還是眺望的眼光

時間可以磨去我的稜角
有些堅持卻永遠磨不掉
請容許我 小小的驕傲
因為有你這樣的依靠


Produced By製作:陳俊廷
Arrangement編曲:洪敬堯/謝明祥



星期日, 8月 03, 2008

20080803大安海邊的風力發電


相簿聯結: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80803
今天我和我弟二個人又相約騎著我娘的小五十的機車,
一同前往大安的海邊一探風力發電的巨大風車,
風車的位置其實很好找,反正目標那麼大,那麼的顯眼。
這幾支是最近立起來的的。其中有一支還沒開始運作的呢。
算一算,現在西部沿海已經越來越多的風力發電了。
只是,之前在AOL看的一篇文章,有關於冰島附近的一個小島可以用風力發電自己自足,但是也要十多年後才會回本。
我想,這些發電量對於我們的用電須求來說,應該是杯水車薪吧!!?
所以,未來關鍵性的替代能源仍然是最重要的!

今天去探大風車的同時,也順便踏完大安鄉的龜殼路與東西九路,
順便幫我弟完成一些Opentstreetmap的計畫,(網站請參照:http://www.openstreetmap.org/;我弟的Blog




20080803FM2照片分享


相簿聯結: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80802FM2
這是最近我用FM2拍的照片,
今天去沖洗後出來的加上店家附帶掃描的檔案放上來網路上,
感覺上似乎仍沒有像是印出來的相片那種感覺。
也許掃的不好吧!?也或許是印的時候有加工處理過?



20080802苑裡、通霄、三義



相簿聯結: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80802
前幾天和老鄧討論了要去那裡拍高鐵,
想了想,應該大甲附近有得拍高鐵吧!?
於是乎運用Google Earth來找找看有沒有適合的地方。
最後找到苑裡、通霄附近的幾個點。這幾個點還不錯,
不過天氣的能見度不算好,
遠方霧茫茫的,聯結了幾張照片,可以去看看。
至於地點呢!聯到Picasa裡就可以直接由相片檔的exif的GPS資訊標示出來了。


上面的遠方為苑裡,後面那個台地為外埔。



過苑裡、通霄交界的第一個隧道出口,這頭是通霄


這頭是苑裡。
之後又到三義,在三義北邊的西湖溪拍了幾列火車。
只不過,六點多了,天色也晚了,也該打到回府了。

藉由科技的幫助,拍火車真的跟以往有了非常大的差別,
除了有開始有方便的數位相機可以大量的紀錄之外,
更像Google Earth這樣子衛星照片可以幫助先行堪察拍照地點。
另外,更用像是WBT-201之類的GPS logger 可以記錄軌跡並結合數位相片檔案。
如果當初追糖廠火車的時候,有這些科技的幫助,
相信糖廠鐵路的紀錄會更完整。
只不過,這些科技的時代似乎是不太可能和糖鐵的時代併存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