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因為看到有人用這一隻鏡頭拍照,遠遠一看,就知道是用nikon 的dc鏡在拍的,深深的被毒到,再加上長久以來,一直想要買一支105mm的定焦鏡(雖然之前最想買的是Nikon AF Micro-Nikkor 105mm f/2.8D,但是因一直在二手市場上找不到想要的,最後也因為有200微而不再找這一支鏡頭) ,所以作了一下功課,目前有dc功能力(Defocus Image Control )有105mm f/2 及135mm f2這二支,考慮一下價錢、重量還有當初想買買的焦段等因素,選擇了105mm,畢竟105mm的焦段是我比較常用到的焦段,也是比較適合在室內拍照的焦段(雖然我已經有了85mm f/1.4了,焦段有點近,不過還是差了20mm)。
下:標準的金色盒子,盒子不大,除了很明顯的nikon logo之外,也大大寫著不顯眼105的字體。
下:打開盒子之後,出現包護用的保麗龍和鏡頭本體,也有說明書、保證書等等。
下:給鏡頭本身來個特寫吧!...這個鏡頭蓋是現在標準的鏡頭蓋,印著壓花的鏡身。
下:這個鏡頭是有光圈環的,還有對焦距離視窗和景深表的,也是和小黑三一樣的m/a切換環。
下、拍攝的時候景光圈開太大了,但是還算是可以清楚的看到DC的控制環。基本上DC控制的時候,用多少光圈,就選選多少數質,F代表前景模糊、R代表背景模糊。如果光圈數質和DC數值不一樣,就會產生柔焦的效果,數值差異越大,就越柔。
下:口徑72mm,這個口徑和135mm dc一樣,不過,105mm的第一面鏡頭比135mm還裡面,整體重量和鏡片數也較輕、較少。135mm,815g;105mm 640g,是輕了不少。
下:最大圈為f2,最小光圈為f16,而且聽說以前的非D版的135mm dc是有兔耳的呢!不過,我一直沒有找到照片來證明。
下:這也是那個時期的鏡頭特色「鱷魚皮」的對焦環。我最喜歡這樣子的設計了!而且,他還有特別的銀環呢!
下:這顆鏡頭是有內建遮光罩的設計,而是他跟85mm f/1.4d 一樣是金屬遮光罩的設計。而且,他有壓花的設計呢!當然啦。在之前除了105微的nikon 105mm鏡頭裡像是nikon 105ai 和105ai-s也都是有設計內建遮光罩。我還真的蠻喜歡這樣子的設計。遮光罩裡是絨布的材質呢!而且,它還伸出來之後,還有特別的固定方法呢!
下:大大眼睛,略帶有綠色鍍膜。。
下:這顆鏡頭是金屬接環的,這個價位都是金屬接環的了吧!另外鏡尾有一片應該是平光是鏡片,應該是防止入塵用的。這也是標準的ai的F接環。而且在使用af對焦的時候,速度仍然算是頂快速的!
下:銀色環下有一行字「MADE IN JAPAN」,原來這顆鏡頭還是MIJ的哦!
下:當然啦!開箱的時候,一定要找一顆兄弟鏡或是姐妹鏡的來對比一下(先有135mm DC,後有105mm dc),因為我沒有135MM DC所以,我想了想,我找到這一顆180mm ais f/2.8這顆來比較一下(這顆是我弟的,不是我的),是不是整體的感覺很像呢?也都是內遮光罩和一樣材質的對焦環,還有一樣的銀環。
雖然一顆是ai-s的,而這顆是af-d。也有DC環的差異,但是,整體的感覺還是很類似。也都是非常有質感和表現很好的鏡頭,都是一代銘鏡。
最後,這105mm dc,有拍了一些照片,雖然還沒有能好好掌握dc的特性,但是,就光它本身的特質來說,已經是一顆很銳利和發色很漂亮的鏡頭了。不過,試拍的照片還不夠多,改天拍多一點的時候再放上來吧!
| 鏡頭結構(組/片) | 6/6 |
| 35mm(135)格式畫角 | 23 度 20' |
| 藝康DX格式畫角 | 15 度 20' |
| 最小光圈 | 16 |
| 最近主體對焦距離 | 0.9 米/3 呎 |
| 最大重現比率 [近攝設定] | 1/7.7 |
| 濾鏡接口大小 | 72 毫米 |
| 直徑 x 長度 (由鏡頭接環起計) | 79 x 111 毫米 |
| 重量(大約) | 640 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