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跑去拍飛機。就拍了幾架飛機,平常也很少的拍飛機。所以不太會拍飛機。我的工具是nikon D6+nikon af 600mm f/4g vr。
上:這是機號6666,這是去漢翔昇級的F-16。
下:立榮的飛機。ATR72-600型的飛機。
下、七中隊的IDF。
下、虎航
下:七中隊IDF。1603
下:鳳梨田。
能藉由這個網站,跟大家分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2023年4月6日,xuite宣布blog準備關閉之後,我就會開始把資料搬到這裡。並且從這裡開始寫我的blog. 經常拍一些鐵道與火車主題,也分享一些生活上的照片,偶爾會有攝影器材心得分享
這一天,跑去拍飛機。就拍了幾架飛機,平常也很少的拍飛機。所以不太會拍飛機。我的工具是nikon D6+nikon af 600mm f/4g vr。
上:這是機號6666,這是去漢翔昇級的F-16。
下:立榮的飛機。ATR72-600型的飛機。
下、七中隊的IDF。
下、虎航
下:七中隊IDF。1603
下:鳳梨田。
這是最近拍的照片,相簿裡面沒有幾張,主題就只有二個,一個是花,一個是火車。而花是後院種黃玫瑰,現在正在盛開。
上:鏡頭是用nikon 60mm f/2.8d來拍的。相機是用nikon D6重點是這個時候光線還算不錯。
下:這是511次莒光號。因為時間、作息、路程,拍車最好拍到的就是511次莒光號。莒光號能拍就拍,也許改天臺鐵有新車,就沒有莒光號。不管如何。我還是不習慣沒有火車頭拉的火車。
下、這也是511次莒光號。這個點、這個角度是我第一次來拍二崁路的省牧場平交道。這個算一算,只有七節而已。最近臺鐵的生意還真的很差呀!
這次也是來幫忙開展拍照,這次的展,我還蠻喜歡的,隨著看了多次的各類展出,對於這些展出越來越有感覺。但是卻還是說不出個什麼。資質駑頓。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
這次補充一下。次是的生活陶,規畫有到戶外,配合美麗的睡蓮。而這個淡紫色的蓮花,襯托出展品的風格。而這個睡蓮就是我種的,花了不少時間。種了不少棵,也失敗了不少,因為會被池裡的吳郭魚吃掉,而這棵是現在還留著的,而且也慢慢的,越來越多沒有被魚吃掉的蓮花,期待有一天會再整個池裡開滿了荷花。
這天早上待在陽臺看花、看鳥,就拿著照相機來拍照。拍了一些寫的照片,這些寫主要就是常在人居住的地方會出現的寫。有麻雀、班文鳥還有,紅嘴黑鵯。不過,雖然也有不少的樹鵲、白頭翁、綠繡眼,可是除了樹鵲偶爾拍到外,其它二種鳥我都拍不到。
上:那是可愛的班文鳥,長的很像麻雀。有時候不仔細看。還真的看不出來呢!
下:是麻雀,可愛的麻雀。
下、紅嘴黑鵯。不好寫,也不好念的字。
下、再來一張小麻繀
這一天,跑到日南苑裡之間來拍火車,拍的時間不多。
上:這是北上的莒光號。拍的地點是在是在日南陸橋下。516次莒光號。從新左營到七堵。由E207牽引。
下:E208牽引的花蓮到潮州561次莒光號,這個位置大約在日南工業區北的田中七路與鐵路的立體交叉。
下、這是北上電聯車,EMU500,這是經成追線,開往通霄的2614次區間車。
下:阿努屁。跟著我去拍火車。
下:臺灣最常見的風景:垃圾。
在2019年底的時候網路上在預購臺鐵電力機車的模型,預計2020年中過後會上市。於是乎我就訂了。還個雖然是預訂,但是我卻認為比較像是募資,其實有一定的風險。不過,秉持支持國產火車模型,我還是花錢訂了車。但是很不幸的,這些年疫情,影響世界許多工廠的生產。這個火車,也不例外,拖延了許久。今年總算開始出貨了。
不過,我原本預訂那個E300電頭,還是得再等上一些時間。於是我再訂了一輛有現貨的E200型。今天收到,就來做個開箱分享。
上:打開後,來個型式照。仔細看看之後,可以發現煜翔從代工廠拿到產品後花了許多精神去整修的地方。
下:看了一下塗裝,其實很有臺鐵風。如果再來個舊化,那就更好了。當然,這個可能也是陰錯陽差的結果。
下、端面,這個感覺做的的不錯,細節不錯。可以看出來,當初做這部份的時候,花了不少心思。
下、後端,感覺細節也是不錯。該有的都有了!不過,我不知道車體底部這幾條線是什麼。
下:來個比較:鐵支路的E228與煜翔的E234。大隻就是好。鐵支路的是N scale,比例是1:150。煜翔出品的是HO車,比例是1:87。不過,原本預購的時候是1:80。一般日本1067軌距的車子也是1:80。
下、奇異兄弟的比較,左邊是GE C44-9w,比例也是1/87。右邊是GE E42C,也同樣是1/87。所以就可以知道原來美國火車是有多大了! 當然,這也是陰錯陽差才有同樣比例的火車會出現。原本計畫要生產的電頭是1/80。對我來說,我算是很能接受這個情況。
另外,相比kato出的柴電,煜翔出品的火車,那個塗裝就真的很臺鐵,感覺就是已經舊化一半了。kato就是塗的比較細、比較平,一看就是塑膠殼的車子。
下、黑色散熱孔真的塗的不像。其實直接塗的面積比較大一點可能感覺會好一點,或是直接舊化。不過,這個對我來說,OK的啦。
下:奇異兄弟正面。原來臺鐵的火車還蠻寬的。
下、下面這個守車,我是目前唯一的部1067的日本車輛,按理說,比例應該是1/80。明顯,守車高度沒有低太多。相對的比例有一些不太一樣的情況。但是跑起來算是正常。
另外,今天下軌運轉了一下,心得,感覺就像之前買的bachmann N規的火車一樣,雖然不至於不順,但是齒輪的磨擦聲比頗大。對於我手機上kato HO的GE車頭,或是bachmann的 HO DD40ax來說,運轉的精緻度有差。這部份也是我比較在意的。但是算一算,這是第一部國內量產的臺鐵HO有動力模型(其實不是第一部了),我還算可以接受,雖然與當初預購期待相較之下沒有失望,而且要比等級,也是比當初鐵支路第一代的EMU100帶給我的感受好上許多。但是當然希望之後可以做的更好,而我訂的另外一組水泥車和E300也能早日到貨。
| E42C |
這次的清明連假。我們二人決定去墾丁走走,其實本來想去臺東,不過,因為只有二天,路程有點遠,想想,就還是墾丁好了。我們從臺中下來,延路還特別注意休息站,這是因為我們這次多了一隻阿努狗。不過,回程因為塞車,古坑78線,到虎尾、台西,上台61,多繞了好一段距離,還好,狗狗沒有吵,也沒有停車,就順利回到家了。
上圖,這是阿努狗在大鵬灣的某個停車區,那裡沒有什麼人,我們讓阿努狗去跑跑。牠很開心,跑完後,還不想上車。
下:大鵬的灣招牌前拍個照。叫阿努拍照看相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在民宿前留影。阿努這次算很配合。
下:再一張阿努的照片。
下、我們去墾丁牧場的小路旁,停下來拍個照片,這裡草皮很大、很廣。不過,這是逆光下拍的照片。
下、在墾丁沙島遇到的寄居蟹。
下、沙島
下:龍磐公園,來這裡,就是要感受這裡的大海、大風、大草原。
下:經內獅車站。這裡又多蓋一個新的月臺了!
下、又經過傳說中的潮州機廠,這裡有機務段、檢車段等等。這一面可以看到的是機務段。右方其實是除了陽光小站之外的一個通勤月臺。
另外,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之前放在苗栗的二輛木造客車已經搬到這裡來了。還有貨車展示區有大物車等等。
下、左邊是進入機廠的路線之一,這裡要經過台1線進入機場有二條路線,基本上組成一個三角線。
下、右下,這是另一個進入機廠的路線。台1線上的路橋是很好觀察的點。而且這裡還有專門做一個觀景臺,超不錯的。可惜,跨過車輛基地的橋就沒有觀景臺,就有一點可惜了!
下、再到加祿車站休息一下,讓狗狗下來走走。
下、這裡是貨車展示區。
總而言之,這是第一次載狗狗比較長途的旅行,也算是很成功了!雖然再我們去看潮州車輛基地結束後,我們帶阿努一起去吃燒冷冰,當然是蠻好吃的。不過,牠就是會怕人多的地方,一時間還不敢進去,當然最後還是有抱的進去,還讓牠躲在桌子底下,才比較安定。
之前的日誌裡有提到,部份車子有膠圈年久,斷了,掉了的情況。於是我上網買了一些膠圈回來更換。其實這是我第一次買膠圈回來更換。因為沒有做過,總是要來試試才行。不然車子一直放著故障待
修也不是辦法。於是就去買膠圈。網路上有賣膠圈的賣場其實不多,這裡要感謝『M.J.鐵道模型』,讓我買到kato的9mm膠圈。雖然,7mm、4mm的這二種目前缺貨,所以另外一部拆了一半的kato生產的D51還是沒有辦法更換膠圈。
我用游標卡尺量了一下,再比對一下車子實際的輪徑,大約是8mm的輪徑,用7mm的膠圈。
所以,我就拿這次有到貨的9mm膠圈,去把tomix C57缺少的膠圈做更換。這次更換過程,沒有拍什麼照片,不過,重點是:要把底部螺絲拆除,再把連桿固定到動輪插銷給拔出來。最可怕,也最麻煩的,就是要把插銷給拔出來的那個動作,這個東西飛不見了,可能就GG了!所以,拔的時候,力道要抓好,同時,也要用另一隻手護住,不要讓它有機會飛走,當然,這時候是需要模型機夾具把車子固定。
最後,裝回去的時候,就是要特別注意,它的連桿和動輪是否有對齊,如果沒有對好,可能會車子沒有辦法轉動,我之前的一部tomix出的湯馬仕小火車,目前就是因為還沒有對的很好,行走起來不太正常。所以,有一個小方法,就是由的最接近馬達齒輪的那個動輪先放,接下來後放的再來對齊,會比較好施做。再把插銷插回去的過程,可以先用比較細的如針,把洞對齊之後,再來插會好一點。
不管如何,就是很傷眼力的工作。
另外,這部tomix出的c57, 它實際上有牽引力的動輪,就只有最前面的二對大動輪,第三對動輪就沒有膠圈。也沒有齒輪傳到第三對動輪。而最前面的二對大動輪,都是裝有膠圈的,換句話說,電力是靠水櫃車來引電給馬達來做運輔的,這點還蠻特別。
另外,這部kato出的844,我也是用9mm的膠圈來補它後來缺少的膠圈。補好後,也是運轉正常,但是,運轉的情況,還是老樣子,對於彎道仍然會有許多的問題。像是容易出軌之類的。另外,這部車也只有一對動輪,而這對是有裝有膠圈的動輪,其它的就沒有齒輪的傳動。
下:這張照片,看起來就是一個簡單的彎道,爬坡、立體交叉。但是對我來說,可是吃足了苦頭。一般來做路線規畫的時候,其實最好是避免爬坡+彎道,特別是避免爬坡+彎道再加立體交叉。原因是因為彎道+爬坡的時候,除了這樣會大大減少牽引的重量外,也更會造成一些出軌的因素。拿一段kato出的彎軌,未端架高一點,自然就會發現,外側的軌道不是每一處的超高(外側相對於內側),解決的方法,就是自行調整超過,調整的不平均,就會造成的容易出軌。再如果二條彎軌的相接處,它斜率、超過都不太一樣,那就出軌的機率就更大。
而下面這個剛好在立體交叉下面相接處,就是出現了上面所提到的所有問題。而這個相接點又出現在不方便用水平儀,也不方便從各個角度看到的地方,所以也不好調整,所以,從3月8日開始全線通車後,斷斷續續,至少做了四、五次改善,總是有一些車子會或是一些特別狀況的會在這裡出軌。最後,在的前幾天的再次修改後,目前試過幾次車,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了。另外,在處理種地方,除了小小的水平儀、手機裡水平儀app之外,或是眼睛看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用手指頭去感受,延著軌道滑動一下,相接點的二邊有高低、坡度不同,多少是可以感覺的出來的。對我來說,食指的感受能力遠遠大於其它指頭。
另外,外側軌道超高,我儘量跟kato出的雙線彎軌差不多,而我軌道超高的做法,從照片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就是在外側墊上厚紙板,而這個厚紙板就是kato的包裝的紙板。等路線確定好,沒有問題,再用保麗龍膠固定。因為用保麗龍膠,要拆的時候,就必須用電子尖嘴鉗把膠夾起來,再重新施作。
這也是最近拍的照片,用大部份是用nikon D5來拍的,鏡頭就不一定了,在同時有nikon D5和nikon D6的使用下,其實nikon D5還是蠻夠用的,至少它沒有辦法開gps,也沒有辦法開wifi或是藍芽,所以,很省電。這是nikon D6所沒有辦法比得上的。
上:這是用nikon D5+Nikon AF-S NIKKOR 200-500mm f5.6E ED VR來拍的照片。還可以,但是千萬不要比去比600MM或是500mm的定焦鏡。在大甲的省牧場平交道往南的地方拍的。
這是由E210電力機車所牽引的南下511次莒光號,這種電力機車從1978年,民國六十七年開始在臺鐵服役至今,已經超過四十年的歲月了。對我來說,沒有火車頭的列車,就是少了這麼一點感覺。當然啦!分散動力的列車,像是電聯車之類的,對於客運列車來說,目前的各界的看法是比較有優勢的。也許沒有多久後,就看不到臺鐵還在用火車頭牽引運行的客運列車了吧!
下:一樣是南下511次的莒光號,由E222電力機車牽引。在台中港站北。後面是國道四號與國道三號。前的的田裡在整地,九成又是要變成工廠吧!?這裡的景色又會改變了!農地也又少了一塊。
下:這也是用nikon D5拍的。鏡頭:nikon af miro 60mm f/2.8d拍的。不過,除了天色不好,也因為是大逆光。所以,小小的調整了曝光。
下:大甲屋頂上的杜鵑花,開這蠻盛大的花。不過,花的顏色,還真的需要比較好一點的感光原件,不然花瓣的顏色還真的會變成太接近,簡單的說,就是色階不夠。
下:又是多肉。
下。陪我去看火車的阿努,其實阿努會怕火車的聲音。也會怕火車。所以出門拍照牠有跟的話,就是要特別注意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