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4, 2023

20231223-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開箱

 

DSC_1437_828

 今天撿到一個金色的盒子,上面有NIKON的字樣,也有24-70的字樣,就像上面那張照片一樣。

下:盒子的內容打開後,有一支鏡頭,一個說明書,還有一個鏡頭包。

DSC_1441_832

 下、近拍,有手動/自動對焦的切換。還有一個VR模型的切換,可以切OFF/NORMAL/ACTIVE,三種模式。其它的還可以看到金圈、金字等等。

DSC_1444_835

 下、大眼睛。

DSC_1445_836

 下、鏡尾,這個鏡尾已經沒有對焦用的傳動軸,也沒有的光圈撥桿。這是電磁光圈。這也是我目前第三顆電磁光圈的鏡頭,之前是一顆移軸鏡和200-500這二顆。

DSC_1447_838

 下、後面的是現役的24-70。前面是第二代。

DSC_1452_843

 下、金字招牌。這裡多了VR,也從G換成E。

DSC_1454_845

 下、切換鍵。

DSC_1456_847

 下、下面可以看到寫著這顆鏡頭有:奈米鍍膜、超音波馬達、防手振、ED鏡片、非球面鏡片,還有是82MM的口徑,當然還有說明了它是日本製造。

DSC_1457_848

 下、最近對焦:0.38M,跟上一代一樣。

DSC_1460_851

 下、左邊是二代,右邊是一代。結果舊的比較長了一點點。

DSC_1461_852

 下、跟上一代一樣,有按鍵按了才可以轉動,轉到定點就會鎖住。

DSC_1463_854

 下、和遮光罩合體。

DSC_1464_855

 下、新、舊都是遮光罩合體後的對比。

DSC_1465_856

 下、接上我的D6後的照片。

DSC_1466_857

 這顆鏡頭在2015年已經發表了,事隔多年後,因為我的第一代24-70已經使用多年,也修理過一次,所以趁這第二代的鏡頭也快要不賣的情況下,趕緊入手一支。(這時在NIKON TAIWAN的網站這顆鏡頭已經售完了)

回想起來,我第一代的24-70也剛好是2015年入手的。不過,現在下一代的24-7就已經不適用於我這一部相機,它是z鏡,NIKON在2020年推出最後一部數位單眼反光式相機,應該也不會再推新的單眼了,而F接環的鏡頭現在也漸漸減少,Z鏡現在大部份的鏡頭都已經推出了,可說NIKON的相機已經換了世代。

雖然我花在相機上面的錢不少,但是依照我換代的速度總是會比NIKON的產品推出的速度還晚上六、七年以上來看,新的無反還得等好一陣子才會出現在我的防潮箱裡面。

下、附上官網找的規格表。。

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規格表

模型

尼康F卡口CPU內置E型光圈,AF-S鏡頭

焦距

24毫米 - 70毫米

最大光圈比

1:2.8

鏡頭配置

16組20件(2個ED鏡片,1個非球面鏡片,3個非球面鏡片,1個高折射率鏡片,帶奈米結晶塗層,帶氟塗層)

視角

84° - 34°20'(FX格式數碼單反相機)
61°-22°50'(DX格式數碼單反相機)

焦距刻度

24,28,35,50,70毫米

拍攝距離信息

可以將拍攝距離信息輸出到相機

縮放

旋轉式帶變焦環

調焦

IF(尼康內部對焦)方式,使用超聲波馬達自動對焦,可以手動對焦

圖像穩定

通過音圈電機(VCM)的鏡頭移位方法
圖像穩定效果:4.0步*(符合CIPA標準)
VR模式:NORMAL / ACTIVE 
使用三腳架時穩定:有

拍攝距離刻度

∞~0.38米

最短的拍攝距離

0.41米(焦距24毫米,28毫米,70毫米),0.38米(焦距35毫米 - 50毫米)

最大拍攝倍率

0.28倍

光圈葉片數量

9片(圓型光圈孔)

光圈規格

帶電磁葉片的自動光圈

最大光圈

f / 2.8

最小光圈

f / 22

測光方式

光圈開放式測光

附件大小(濾鏡大小)

82毫米(P = 0.75毫米)

安裝轉接環FT 1符合性

AF驅動器可能

體積

大約88.0毫米(最大直徑)x 154.5毫米(從鏡頭座參考表面到鏡頭尖端)

重量

大約1070克

附件

·82mm彈簧式鏡頭蓋LC-82 
·後蓋LF-4 
·遮光罩HB-74 
·鏡頭CL-M3

20231220-開展

 

20231220-開展

 這是幫忙拍一些開展的照片,按照往例,相簿就請大家參考一下。不過,因為同時也是年終大師揮毫,所以也不免俗的排隊拿了一些春聯。

20231213-慶生

 

_DSC8841_191 

 這相簿主要是生活的紀錄。這一天剛好是同事的農曆生日,也剛好是我農曆的生日,我就買個蛋糕,大家一同慶祝,不過,我不是主角。因為我過生日還是以國𠟄為主。難得機會,一同慶祝,也是我們大姐退休對她的重要感恩和紀念。

 

20231211-竹南蛇窯

 

_DSC8729_098

 這次是去竹南蛇窯所拍的一些照片,這次是除了參觀之外,主要也是為致送傑出校友證書給窯主。

竹南蛇窯的介紹:這裡

蛇窯的介紹:這裡 

上面的介紹都是聯結至維基百科。

算單的說,蛇窯就是長長的窯,還有一點坡度。官方的通常叫龍窯,私人的叫:龍窯。

下:這張照片大致可以看到蛇窯的造型。不過,竹南蛇窯並是不是依山而建,所以的坡度只有10度。

_DSC8735_102

 下、這個模型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蛇窯是怎麼回事了。

_DSC8765_124

 下 要窯內,窯壁受了高溫,都已經產生了質的變化了。

_DSC8769_127

 下、這是這設立的化十窯,不過全影沒有拍到,就拍到這個解說,比較特別的是這個解說是用陶磁所製作而已。

_DSC8753_116

 下、如意登窯。

_DSC8754_117

 下:這裡燒窯主要的燃料來源。木材、家俱廠所剩下木料。

_DSC8804_160

 下:這面牆很清楚的解說了各式不同溫度、不同年代的燒窯演進,可惜沒有拍比較全面的照片,

_DSC8749_114

 

202312-12月上旬的火車照片

 

_DSC7965_927

 這是十二月初的一些火車照片,地點還是以大甲為中心方圓沒有幾公里的的地方。

上:這是在臺中港站的R37。 

下:R47,從臺中港回到臺中港站。

_DSC8318_786

 下  、這是511次莒光號,已經很久沒有從這個角度來拍火車,以前二崁路還是單線的時候有來拍過幾次,拓寬後好像也有來過,後來鐵路旁的樹長高了,就沒有來了。不過,現在附近已經蓋了不少建築物了,連後面的廟也長高了!

_DSC8013_936

 下、這個點是我第一次來,雖然跟之前拍的點差不多距離,但是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這一天還遇到一位住在附近的阿嬤,她還跑來跟我聊天。

下面的照片仔細看,從號誌機、車燈等來看,這是出涵洞往港區方向行駛。

 

_DSC8329_787

 下、離開,往港區的R47;對我來說,臺中港線的風格一直跟現在的臺糖的馬公厝線很像,都是單線、大部份是都是直線,沒有電氣化,又都是貨物為主的列車。

_DSC8352_783

 下、這是510次的莒光號,這是在大甲南邊拍的,前方就是省牧場平交道。

_DSC8375_790

 下、這是511次莒光號,在大甲南邊拍的。

_DSC8381_791

 下、這是上上面的拍的R47回臺中港站的影片,請大家參考。

 

20231130-11月份生活照片

 

DSC_0791_663

 這是11月份的生活照片,沒什麼重點,而且我都把一些零散的照片通通放在這本相簿裡。

上:這是咪咪。可愛的咪咪。

下:我的西尼克,這是為了大會師,特別把它好好的洗一洗,還打蠟,我已經記不得上次幫忙打蠟是什麼時候了。這部車老歸老,它仍然非常的好開,而且功能性十足。

_DSC7882_838

 下 :黑皮皮。黑到看不到眼睛。

_DSC7858_814

 下、開西尼克去拍火車。

_DSC7879_835

 下、陽光下的九重葛。

_DSC7853_809

 下 、斑文鳥,這些常常來光顧喝水的斑文鳥,平常就是看得到,但是總是拍不到,這次算是有拍到了!斑文鳥也是很可愛的。

_DSC7842_798

 下、這是阿努屁在公園散步。

_DSC7478_135

 

星期六, 12月 23, 2023

20231202-雷諾車友年度大會師

 

_DSC8146_987

 這次與大家分享是2023年度雷諾車友大會師活動的照片,說來還真的很神奇,臺灣的雷諾車友聚會,已經不限定是不是有雷諾車了,有的是曾經有過雷諾車,有的是跟朋友一起來的,各式各樣的理由都有,畢竟雷諾至從2009年之後,代理商裕隆已經沒有新車在臺灣上市了。

這次的大會師的地點是在南投的港寮枝露營區。

上:我的Renault Scenic RX4,出廠到現在也快22年了。這次難得還可以在有一點陡的路開上來。真的不容易。

下: 大會師的合照。點進去,flickr的照片是全尺寸直出的。

_DSC8019_939

 下、傍晚上火燒雲。

_DSC8111_973

 下、晚上夜拍。

_DSC8129_978

 下:清晨一大早的山嵐。

_DSC8151_989

 下、收拾完帳棚和所有的器具上車後,來個自家的合照。就像其中聽到隔壁帳的說:來大會師後,就覺得自己二十年的老可還可以再開個幾年了!哈。也希望如此!

_DSC8160_997

 

20231122-新營勝利號

 

_DSC7589_251

 這一天是來新營看整修好的勝利號,這部車是很特別的一部車,下面是引用自維基百科的資料

 『編號538號。該車於1949年由日本日立製作所製造;驅動裝置是腳踩式離合器和手動5段排檔,重量13.9公噸,32個座位。1954年台糖將勝利號原本的汽油引擎改裝為柴油引擎。勝利號原本和編號537號的「反攻號」汽油客車配屬於龍岩糖廠(雲林縣)[書1],1968年龍岩糖廠關閉後,勝利號轉移至新營糖廠(臺南市)和編號508、509、539、540、541等車共同執行客運業務[書1],主要行駛於布袋線、學甲線。1982年停止客運業務[參2],但勝利號仍可動態運轉。1991年時國立交通大學鐵道研究會曾舉辦「台糖汽油車復活之旅」[書2]。1997年時勝利號在活動中行駛次數過多造成引擎損壞,因此將另一台汽油車「成功號」的引擎拆下裝在勝利號上才讓勝利號得以保持可動態運轉狀態[書3],之後該車仍在多個活動中不定期運行。

2011年11月5日至2022年下半年間與成功號共同執行定期觀光列車任務。

2023年4月份,由大肚的仕佳興業翻新完畢後,陸運至新營糖廠試車,並於同年6月10日開始假日行駛新營車站與中興車站之間來回的觀光列車。 』。

所以自從修復後,這是我第一次搭乘該車。只是可惜的是,現在搭這一部車沒有辦法再跑去各個糖廠,現在連原本新營糖廠可以到的八老爺的路線,現在只剩下中興站到新營站而已,以後可能可以到火燒店了,同樣的,溪湖糖廠的路線也縮短了不了。

下。中興車站。

_DSC7568_230

 下:勝利號。

_DSC7625_323

 下、返回車庫。

_DSC7683_492

 

星期四, 12月 21, 2023

20231124-榮歸

 

DSC_0834_706 

 

這是幫忙拍一些活動紀念照片。不多說,有興趣的朋友自己點進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