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月 15, 2022

場景心得之一

材質:


我主要是使用珍珠板當做底材,來架高、加厚。珍珠板是比較適合來加工,但是就沒有像木材的強度那樣,不過,這是有辦法克服的。珍珠板好好加工,也是可以當作大跨距的橋樑,向之前上一個場影,我就用10mm厚的珍珠板做了一個斜張橋。與大跨距拱橋。


DSC_3337_112


不過,不論是珍珠板或木板,它的面積總是有限的,在接縫處特別要注意。因為珍珠板可能有繞曲的情況,可能造成接縫處的高低落差,會嚴重影響火車模型運行。



坡度:


整個場景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規畫坡度。火車坡度變化太大,會爬不出去,變化小。就變的比較無趣。同時如果是立體交叉的話,會淨空不足,那如果又在彎道爬坡,那又是一件麻煩的事。


當然,基本上,模型火車的運轉,就跟真的火車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在曲線的時候外軌要比較高。這時候,雙線部份,kato有出外軌超過的套件,可是,如果是單線,就只能自己來加外軌超高,我大部份都是使用kato的包裝厚紙板來當作超過施作。把厚紙墊在曲線路線的外側基本上就沒有問題的。只是仍然要考慮直線和曲線的接合處的的外軌超過的變化率。 正常火車軌道假設是半徑300公尺的曲線,仍然會有一小段介曲線,同樣的,爬坡路線同樣的,也需要介曲線。不過,這裡可能又得受限於套件及場地大小,總是必須有一些取捨。


另外,同樣的,也要考慮坡度折減率,簡單的說,原本爬坡上線是每公尺爬多高,那再考慮彎道後的爬坡率要減少。 只是如果用kato出的套件當然也是可以,只是會比較不順而已。 所以在電腦上規畫的時候,就得先算好坡度。當然實際施工的時候,我大約都是每248mm爬高3mm厚的珍珠板,對我來說,這樣子比較好施作,也比較好計算多少距離後,爬高多少高度,也就比較好留淨空。


曲率半徑:


目前我最小的半徑是R282,比這個小的情況下,會有像kato作的美式車輛沒有辦法過彎。另外,像是臺灣高鐵或是新幹線之類的列車。或是DD40AX比較長的列車,除了要考慮輪子過彎的最小半徑外,還要考慮過彎的時候,它的淨空是不是的夠。向如果在R481的彎道後,接上kato平交道的套件,列車可能會撞到的平交道的桿子。這個在接軌的時候要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