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18, 2022

場景心得之二--出軌的原因(一)

DSC_4034_2045


這次來貼blog的主要是分享最近遇到的幾個出軌原因,當然,出軌原因很多,其實要做分類的話,也可以分成好幾類。不過,這得好好整理才有辦法貼出來。這次就把昨天有拍到照片的部份拿出來分享。


上:上圖這是一個平交道,接在kato的Y型道岔旁(kato 20-222)曲率半徑481MM,左右各開15度。這個道岔我是用在三角線上面。三角線的三個角各一個。基本上這樣子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本意就是讓列車要進入道岔之前,如果真的有出軌也剛好可以用平交道有的復軌功能,讓出軌的列車復軌後進入三角線就可以車輪可以跳回軌道上面。


裝好後,測試了幾次,正常沒有問題,軌面也接的正常,軌道面也在同一個平面,大致上都OK,可是,在拍下這張照片之後,我用DD40ax牽引kato生產的UP Excursion Train,結果火車頭過後,車廂就去撞平交道桿子的基座。所以,只好再把它往左移124mm。這樣子就一切順利了。


上面總結:列車的淨空要夠。真實軌距是1067cm的列車模型可能可以通過,但是原本1435cm的標準軌列車模型可能就沒有辦法通過了。


下:下圖和下下圖又是一個不一樣的問題。先說明一下,這個問題不常出現。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狀況出現。 另外,圖中編號18號的道岔道。是接三角線的Y型道岔。當列車由Y型道岔的左下會入,再接18號道岔時,18號道岔在反位的時候,就列車就會出軌,而這個列車目前也只有鐵支路的DR3100的第二列會出。出軌的原因是第一列車的第一個轉向架進入的時候,第一個輪子的輪緣就是會去卡住道岔的尖軌。


然後怎麼試,就怎麼去卡。當然個問題早在上一代的場景就出現了。解決的方案很簡單。就是在接近道岔尖軌處,設個護軌,讓轉向架的輪子可以導向轉轍器。這樣子就自然可以很順的通過。分析原因,可能是進入18號之前的直線段不夠長,轉向架還沒有導正,就會輪緣直接撞上尖軌,導至出軌。


第20號轉轍器,其本上是不用再裝這個護軌。不過,仔細的看,它接前面18號轉轍器時並沒有很正,有點小小的角度,所有時候也會出軌。也是裝這個護軌就解決了。至於20號轉轍器後面接的21號、再後面的22號,到24號,因為接的還算有正,所以就沒有用這個護軌了。


至然這個護軌,就是三鶯重工的網站購買的東西。一個不便宜,但是的,如果沒有用,就得自己DIY,或是被kato的道岔氣死。網頁可以參考:這裡


這裡要補充一下。貼完的時候,不可以比軌道還高,以免列車撞到、卡到,又會出軌。


DSC_4033_2044


 


DSC_1956_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