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28, 2007

相機鏡頭:AF Zoom Nikkor 24~85mm F2.8~4D(IF)


最近去拍賣網站找了一顆中古的鏡頭,

就是這一顆AF Zoom Nikkor 24~85mm F2.8~4D(IF)
想當初,在選第一顆正式的Nikon Fm2用的鏡頭的時候,
這一顆其實也是在候選的名冊之中。
不過,最後,因為這顆的表現在銳利度、色澤方面其實不會比
AF Zoom Nikkor
28~105mm F3.5~4.5D(IF)
這一顆來得好太多,而且價格上,貴了不少!
所以,再來焦段我也比較喜歡28-105,可以拉的比較遠,
28-105這顆鏡頭也讓我用了好幾年了!

後來我換成數位時代之後,
一直覺得想再找一顆適合的鏡頭給我的D70s來用。
畢竟,20-105這顆,廣角真的不是很夠。

後來,選了選,就選上
AF Zoom Nikkor 24~85mm F2.8~4D(IF)
理由也很簡單,
首先,廣角端比較廣一些,
再來,再來,光圈比較大一些,
第一、價格還可以接受,
更重要的一點:我還是要買有光圈環的鏡頭!!!!
雖然看一看,其實我最想買的是:AF-S Zoom Nikkor
ED 17~35mm F2.8D(IF)
這顆鏡頭不但是有鏡身馬達,還有光圈環,
視角也夠廣,光圈也夠大!
真是太完美了!
還蠻適合用來當作數位相機上面的標準鏡頭。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憨人所想像的那樣子。
這顆鏡頭在價格上......非常的不便宜!.........Orz,得一個月不吃不喝才有辦法買呀!
所以,退而求其次。就買一顆中古的AF Zoom Nikkor 24~85mm F2.8~4D(IF)

不過,買了這顆鏡頭之後,把這顆鏡頭裝在相機上面之後,
還真的非常不習慣,因為有一點太大的感覺!

不管如何,希望這顆鏡頭可以讓我好好利用到才是最重要的!


~~~~~~~~~



規格:



鏡頭結構:11組15片



最近對焦:0.5m / 1.6ft (Marco時最近為0.21m/0.7ft)



濾鏡尺寸:72mm



遮光罩:HB-25



尺寸:78.5x82.5mm



重量:545g


 


星期日, 6月 24, 2007

中時人間副刊-軟片/李明聰


六月二十三日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上,刊了這篇文章。
與大家分享。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中時電子報:

三少四壯集

軟片
李明璁  (20070623)



在這個「照相不知為了什麼,但不照卻感覺欠缺什麼」的年代,影像的氾濫程度,和其記憶厚度成反比。

在老家冰箱裡發現幾卷尚未使用的軟片,有自英國用剩帶回的AGFA彩色正片、和在日本買的柯達黑白片,全都過了保存期限。暫時擱在書桌上,我猶豫著該如何處理;一旁還連接著電腦的數位相機,與之成了強烈對比。一股失落感油然而生,畢竟,也才不久前啊,透過佳能牌老單眼所凝聚的記憶,還如此鮮明清晰。

那時候,我們從十五釐米寬的小窗口,聚精會神地手調對焦。相機裡的軟片,以最小的空間,試圖納入最大的氛圍。這樣的凝視,意味著一種伊比鳩魯式的節制與取捨:人們得先有一定程度的禁慾,才能擁有接續不斷的幸福感受。於是,我們可以奢侈地享用眼前所有美好,但卻只能收藏一部份帶走。

對焦不僅是選擇對象,更要牢牢地固定對象。這個在幾秒內完成的犀利動作,就像法國小說家圖森所比喻:「像是拿一枚針釘在活著的蝴蝶身上」,是為了讓此一對象物永遠栩栩如生。那些越是凝縮定格的影像,越能提供豐富的再現想像。我覺得,這正是靜態相片之所以充滿開放性的閱讀樂趣,而動態錄影卻相對無趣、封閉且單面向的原因。

如果說焦距的確認宛若影像的入場帶領,那麼光圈與快門的一搭一唱,則像是決定影像能否與軟片親密媾和的媒妁。軟片的曝光,是人類近代文明史上重要的化學及物理變化。首先,是可見層次上的「光線」,適量地從相機外頭進入了黝暗的軟片匣槽;其次,是不可見的「光陰」,在快門閃過的霎那,凝結永存。

在這一刻(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稱之為「決定性的瞬間」),墨西哥人的智慧諺語「把時間給時光」得以實踐──與其焦慮於無色無味的時間流逝,不如焦聚於有情有感的時光停佇。軟片上投影出的人事景物,正是羅蘭巴特在《明室》中念茲在茲的「此曾在」情愫。對我來說,軟片的一秒變化,宛若史詩的一頁書寫。

毫無疑問,軟片曾是攝影活動最核心的物質基礎,更是上個世紀組構人們集體及個別記憶的關鍵零件。我們曾如此謹慎地反覆進行以下的系列動作-打開相機背部嵌入軟片、將之輕輕拉出一截、對準卡進另端的捲軸、小心闔上背蓋──宛如一個神聖的儀式,遙祭班雅明所詠歎的那些消逝靈光。

如今不需軟片的相機(甚至手機),理所當然地攫取一切。自動對焦自動補光自動連拍自動存取……,所有程序都再容易不過,我們幾乎遺忘了從凝視到捲片的複雜動作。驚人容量的記憶晶片,極大化對影像的貪婪。有時候我們甚至還來不及好好觀看,卻已經按下了一次次快門。

在這個「照相不知為了什麼,但不照卻感覺欠缺什麼」的年代,影像的氾濫程度,和其記憶厚度成反比。一切都成就了當下快感,然後流向浩瀚的檔案之海。想到這,我決定暫時離開電腦,找出過時的相機,裝上過時的軟片,為我不合時宜的情緒,來張不合時宜的特寫。

星期五, 6月 22, 2007

去"味"之旅

我這個人呀!
最痛恨的就是夏天了!
尤其是我這種超會流汗的人!
多會流呢?
就是比你看過身邊最會流汗的人還會流汗,
問題來了!一流汗呢!
就會有味到!
天呀!.....
竟然是要當一個"汗味"戰士。
其實汗味還好!真的!( 不過,這是比較級)
但是流出來的汗,經過細菌處理過後,
那種味道更是可怕,尤其是腋下的部份,
那會變成可怕的狐臭!
原本很早之前,我就知道我很會流汗,當然也會有汗臭味。
但是,其實不只這樣子,這種味道仔細的分析起來,
應該算是更可怕狐臭!
尤其是夏天來了之後,真是可怕呀!
一天要換三套內衣、洗三次澡是很正常的!

不過,最近發生了一件事了!
終於有辦公室的同事跟我勇敢直接的說了這個問題。
讓我重新正視到這個嚴重的問題。
原來,這是真的還蠻困擾吸人的!

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問了朋友,
他是去腋下到手掌的汗線切除。

於是乎我就跑到號稱台中地區海線最大的醫院:童綜合醫院。
首先,我是先到神經內科,
醫生跟我說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二個方法。
第一、就是把腋下的汗線切除,
但是,這個是要動手術,會動到切神經,然後會動到接近胸腔的部份,
有它的危險性,不是很建議我做。
(相關的危險性,可以自己去上網查一下就會知道哦!)
第二、要做內視鏡「頂漿線」切除。
不過,這個手術是整型外科做的。要去掛整型外科。
就這樣子,我就掛了星期一一大早的整型外科。

天呀!星期一一大早,端午節連假,醫院竟然有這麼人在排隊掛號,
我當時還真的蠻後悔來排隊掛號,然後,我又排了好久了!
輪到我的時候,
我一五一十的把我的事情跟醫生說了我的情況,
醫生跟我說:狐臭,其實不是因為流汗臭,而是因為流汗後,細菌把汗水給分解加工過後,所以才會臭。
並解釋了頂漿線切除的風險,還有大約要價二、三萬元。
(哈哈哈!這個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而且錢我還出得起)
但是,醫生很誠實的告訴我,可以試試德國施巴出的產品:


體香露,
如果真的不行,再真的來考慮手術吧!
(嗯!這真的是一個好醫生呀!不會隨便叫人開刀)
不過,好死不死,去藥房,剛好買不到,
就換成
雅芳的體香劑,
經過幾天的使用之後,
天呀!
真是有夠神奇的!
竟然長期困擾我的問題竟然解決了!
雖然,還是一樣當個汗神,
但是,至少汗不會變成狐臭了!
這個可不是我說了就算,
這可是經過有潔僻的女生檢驗過的哦!

反正,這個經驗與大家分享,
有同樣問題的人,請勇的去面對,解決吧!.....加油。




星期二, 6月 19, 2007

我的第一張悠遊卡


昨天下午,打電話給一個台北同學,聊了幾分鐘,
加上剛好我表姐要開車回台北。
就這樣子臨時決定出發去台北,
下午三點鐘,我就開著我表姐朋友可愛的金龜車,向台北出發。
和同學去了龍山寺,也約了其它的同學去吃了好吃的義大利餐廳。

這次在台北搭捷運的時候,
發現捷運的單次車票換了耶!.....
變成很不習慣的代幣,
不過,應該會比較好用吧!?
還好,舊的票卡式的車票,我有留了幾張。
這次,我也買了一張悠遊卡,
之前在台北工作的時候,
一直想買,離開台北這些年了,
期間雖然也常跑台北,但是卻始終一直沒有買一張。
特別有一次,我常去我姐南勢角的家裡,
之前總是會把車開進捷運停車場裡停放。
沒想到有一次卻發現,停車一定要用悠遊卡!!
我只好乖乖的把車再倒出停車場。當時真是夠尷尬的!

這次在台北沒有待多久,
當天晚上再搭著41次的莒光號,
一路上從松山趕回家。
電力機車頭的集電弓接引強大的電流,
馬達併出強大牽引力,
牽引著數百噸的列車,
夜裡延著閃閃發生的二條平行的鐵軌,
越過西部丘陵,延著海岸帶著我回家。
結束了這一次台北之行。






星期日, 6月 17, 2007

20070617fm2




今天拿拍完底片去洗出來的照片。...
請參考一下囉!....

相機鏡頭-AF Zoom Nikkor ED 70~300mm F4~5.6D



這各顆鏡頭的規格:



高速4.3倍遠攝變焦鏡頭



◆ED低色散玻璃鏡片提供最佳的光學表現



◆旋轉式對焦環使變焦操作精確


 



規格:



鏡頭結構:9組13片



最近對焦:1.5m / 5ft



濾鏡尺寸:62mm



遮光罩:HB-15



尺寸:74x116mm



重量:505g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在賣??



顆鏡是大約我買了AF Zoom Nikkor
28~105mm F3.5~4.5D(IF)
之後大約半年左右再度買的一顆鏡頭。
考量到平常拍照的時候總是需要一顆比較能望遠的鏡頭,
加上當初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價格的考慮,
所以就買了這一顆鏡頭。
當初的價格一樣不到一萬元。
輕便,好帶,
至少登山的時候還帶得動,我想我應該不會帶小黑三去攻山頭吧!?

至從買了小黑三之後,這顆鏡頭真的比較少用了!
畢竟,它和小黑三焦段上算是有一些重覆。
不過還是留了下來,畢竟,用在D70s上面,最大的焦段就變成450mm了!


相機鏡頭-AF Zoom Nikkor 28~105mm F3.5~4.5D(IF)





Nikkor 28-105mm f/3.5-4.5D



鏡頭結構 : 12群16片

光圈葉片 : 9枚

最小光圈 : 22

最近對焦距離: 50 cm (22 cm @ 105mm)

濾鏡口徑 : 62 mm

直徑x長度 : 81.5x73 mm

重量 : 450 g
(停產囉!)

這顆相機鏡頭,當初大約是在民國八十九年或是九十年初買的!
之前是使用MINOLTA的相機,Minolta 500si Super之後又換了一部505si,
雖然對於Minolta的相機的功能感到很滿意,
但是總是對於他的自動對焦的功能感到非常的不滿意!!
常常脫焦!!!(現在Minolta 輾轉變成Sony??)
於是換成了FM2,原本是搭配一顆很二光的塑膠原廠鏡頭。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就買了
Nikkor 28-105mm f/3.5-4.5D這一顆鏡頭,
這顆鏡頭我也用了近五年以上了,
但是買D70s之前,都是接在FM2上使用,
焦段我覺得不錯,光圈也還過的去,成像也ok,
當初的價格也是不錯,至少低於萬元。
更重要的是,他有微距的功能,最近可以拍到22cm的距離。
之前用fm2拍的照片可以說幾乎是使用這顆鏡頭。
其實,我家這個鏡頭有二顆,一顆是我弟的!

在D70s買來之後,冷落了一陣這顆鏡頭,
因為我都是使用d70s的kit鏡,
但是最近又開始使用D70s加上這顆鏡頭。
畢竟,kit鏡雖然是AF-S有鏡身馬達,廣角也較廣,
但是,少了微距,總是感覺沒有這顆28-105來的好!

下面的聯結是當初我買這顆鏡頭參考的資料。
http://old.photosharp.com.tw/cameratest/nikkor28-105.htm


相機鏡頭-AF Zoom Nikkor ED 80~200mm F2.8D






今天過年前後買了幾項攝影器材,其中一項就是這一顆鏡頭。


AF Zoom Nikkor
ED 80~200mm F2.8D
(小黑三)



這顆鏡頭花了不少錢買的。
反正,目前這一顆鏡頭是我所有的鏡頭中最貴的一顆了!
這顆鏡頭不是我焦段最大的鏡頭,因為我還有一顆
Nikon ED AF NIKKOR 70-300mm 1:4-5.6D
當初因為我弟的同學一樣有這一顆鏡頭,用了之後,
發現雖然焦段的變化沒有70-300的來廣,
但是,整個成像的品質,拍出來的畫質真的差太多了!
當初買這隻鏡頭的時候,也有考慮過是不是要買
Nikon AF 80-400mm F4.5-5.6D ED VR
不過,真的價錢太可怕了!...而且光圈真的不大。想想就算了!
另外,小黑四、小黑五,我也不會考慮,
畢竟,我還是有在用FM2,
小黑四停產了買不到,
小黑五又沒有光圈環......

但是
Nikon ED AF NIKKOR 70-300mm 1:4-5.6D這隻小黑三,
還是有幾個缺點,
第一、那個M/A環,有時候會轉不到位置,還不能對焦,而且好像有時候會跑掉,反正,這是一個不好的設計就對了!
第二、為什麼新的加倍鏡不能使用呢?TC-20E II不能用在小黑三上面呢?

扣除上述上點,我還真的蠻喜歡小黑三的。
不過,我還是不知道小黑四的AF-s的對焦到底會比小黑三只用機身的馬達來轉動對焦會差多少?
但是,對我來說,不論是用手動對焦或是裝在D70s上面的對焦速度都夠快了!......
所以,這個鏡頭買的還蠻值得的!.....




大甲溪橋北邊的等待



寄件者 20070617大甲溪橋北端

今天下午,好大的太陽,
不過,因為太熱,四樓房間沒有冷氣,
午覺也睡不著,就這樣子,
拿著我的相機,去海線大甲溪橋北邊等火車拍火車,
不過,海線的車真的太少了。少到受不了。
所以,等火車的同時,也在原地看了不少小動物。
有攀木蜥蜴,還有某種蛾類和不知名的蝶類,還有大大隻的螞蟻跑來跑去的!
就這樣子,等了近二個小時,
沒有拍到多少列的火車,到是看到了許多的小動物,也拍到了許多小動物,
嗯....
原來,我的AF Zoom-Nikkor 28-105mm
f/3.5-4.5D IF
這隻鏡頭,還真的不錯用......不錯的成像,也有不錯的微距的功能!
當初可是用不到一萬元買的耶!....現在新品早就超過1萬1囉!.....

星期二, 6月 12, 2007

哭砂


哭砂
作詞:林秋離 作曲:熊美玲 編曲:陳志遠

你是我最苦澀的等待 讓我歡喜又害怕未來
你最愛說你是一顆塵埃 偶爾會惡作劇的飄進我眼裡
寧願我哭泣 不讓我愛你 你就真的像塵埃消失在風裡
難得來看我 卻又離開我 讓那手中瀉落的砂像淚水流

*你是我最痛苦的抉擇 為何你從不放棄飄泊
 海對你是那麼難分難捨 你總是帶回滿口袋的砂給我
 難得來看我 卻又離開我 讓那手中瀉落的砂像淚水流

☆風吹來的砂 落在悲傷的眼裡 誰都看出我在等你
 風吹來的砂 堆積在心裡 是誰也擦不去的痕跡
 風吹來的砂 穿過所有的記憶 誰都知道我在想你
 風吹來的砂 冥冥在哭泣 難道早就預言了分離

Repeat *☆

風吹來的砂 冥冥在哭泣 難道早就預言了分離

~~~~~~~~~~~~
最近不知道怎麼的,又聽到這首歌,
聽著聽著,
心裡漸漸難過了起來,
也許我的心境就像歌詞寫的一樣。

"你是我最苦澀的等待 讓我歡喜又害怕未來"

"風吹來的砂 落在悲傷的眼裡 誰都看出我在等你"
"風吹來的砂 穿過所有的記憶 誰都知道我在想你"

悲傷的心情濃的化不開,
想試著流下一滴淚,
但是始終沒有。
因為,感情上最痛的已經痛過了!
不管的如何。
人生還是在那前面,不斷的迎著我們。
在人生的路上,相信自己一定會幸福,
相信幸福總有一天會上門的!





星期三, 6月 06, 2007

相機鏡頭--AF Nikkor 50mm F1.8D






AF Nikkor 50mm F1.8D



上篇的照片是用這顆鏡頭加上D70s拍的。
二、三天前網路上訂購的!

這顆鏡頭,便宜!不到四千元,

還算不錯,
光圈蠻大的。1.8耶!加上用在aps規格的數位單眼相機上面。

是蠻不錯的人像鏡。

有這麼大的光圈,可以說在室內的正常光線裡,
都可以不用開閃光然就可以用手拿著拍照還不會振動。

比較

Nikon AF 50mm F1.4D

這一顆,也許光圈沒有那麼大。
也許評價沒有那麼好,
但是,其實好像某些地方,1.8光圈的這一顆鏡好像也不會比較差。
而且光圈其實沒有差多少!

不過,說真的,
沒有摸過1.4光圈這一顆。
就以Nikon的鏡頭來說,1.8光圈這一顆的組裝和外觀品質,
實在是不怎樣,
然後又是大陸製的!
反正就是質感不是麼好!
更重要的是:少了底部那個可以旋緊的鏡頭底蓋!
也許啦!一分錢一分貨!
這顆是nikon大量生產的便宜鏡頭。
但是,對我來說,1.8光內這顆不錯了啦!....
比起當初第一顆nikon的整個都是塑膠鏡,
還是好太多了!
~~~~~~~~~
鏡頭結構(組/片) 5/6

35mm(135)格式 畫角 46 度
尼康
DX格式 畫角 31 度 30'

最小光圈 22

最近主體對焦距離 0.45 米/1.5 呎
最大重現比率 [近攝設定] 1/6.6

濾鏡接口大小 52
毫米
直徑 x 長度 (由鏡頭接環起計) 63.5 x 39
毫米
重量(大約) 155 克


新買的日記本



之前的日記本,寫了近二年,
到了六月初,日記寫已經寫滿了。
所以就買了這本新的日記本。

回頭大概翻翻,
也覺得也這樣子好笑的過了這些日子。

人生嘛。
就是這樣子一步步的走過。
走過總是會留下一些痕跡!
時間也會讓人得到一些成長和體悟!

未來的日子還很長,
加油!....

~~~~~~~


星期一, 6月 04, 2007

電影觀後感--惡靈戰警


惡靈戰警
Ghost Rider
上映日期:2007-02-14
類  型:動作、奇幻、懸疑/驚悚
片  長:1時47分
導  演:【夜魔俠】馬克史蒂芬強生(Mark Steven Johnson)
演  員:【國家寶藏】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全民情聖】伊娃曼德絲(Eva Mendes)
發行公司:博偉電影
~~~~~~~~~~

這部電影是很標準的漫畫改變的電影,特效、場面都做的非常不錯,
男主角可惜還是那個標準表情,然後又有一半出場的時間是燒著烈火的骷髏頭,少了那個尼可拉斯凱吉的表情。
啊!....我還是承認,他那個標準表情還是有他獨特魅力的!
女主角咧!也總是感覺在賣弄風騷,但是又少了一些真的很性感的地方。

不過,看這部片子,應該就是感覺和看蜘蛛人一樣吧!
畢竟這是漫畫改編的,不是要讓人花大量的腦部細胞來做邏輯。

唉呀!
只是,男主角要算是運氣好?還是不好呢?
人生有時候真的很難有第二次的機會,
他很幸運在多年後有了第二次機會,
也擺脫了詛咒。

在短短的幾天內,也在漫長的幾年內

經歷這許多的巧合之後會以為那就是緣份了,
但是卻發現,緣分現在還未到。

期待一個徵兆,再一次機會!一段緣份的開始!


星期六, 6月 02, 2007

家裡陽台的天空



家裡陽台的天空!
近黃昏,
AF-S DX Zoom Nikkor ED 18-70mmF3.5-4.5G(IF)這隻鏡頭拍的。
簡單的說就是D70s的kit鏡。
這隻鏡頭還算蠻不錯用的。
只是,廣角或是快門較快的時候,會有四個邊角有過暗的情況出現。
啊!....
最近真的很想去買廣角的鏡頭,
不過,看來看去,還沒有什麼可以買的!
就算看上眼的,也是太貴了!.....天呀!...


星期六的下午,看看天空的藍天、白雲,
也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