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5, 2019

20190201-02仙台及最後一天

DSC_5008


前一天晚上來到仙台之後,因為氣溫由原本的零下到沒有下雪的溫度。以為天氣狀況好一些,加上由山寺搭車後,在列車上穿的衣服較多流了一些汗,就因此衣服換穿比較少。但是沒有想到,當天晚上卻因此感到身體不太舒服。整個晚上就睡的非常不好。還拉了幾次肚子。


當然,來了仙台,總是要在這裡走走,這天搭仙台的旅遊巴士來去走走。


上圖是在仙台火車站前搭車的站牌,本來想拍一下那個造型有趣的巴士,沒想到,最後竟然沒有拍到照片。


下、第一站就來到晚翠草堂,這裡是後土井晚翠的故居,土井晚翠是一位 是 詩人、作家、英文學者、翻譯家。他自幼受父親影響習漢學,又跟英語學者齋藤秀三郎學英語,廿四歲入東京帝國大學讀英文系,在學期間已成為《帝國文學》編委,在雜誌上發表作品。他的代表詩集有《天地有情》、《曉鐘》等,翻譯則有《英雄論》。重點是日本的文學家。而且我也跟他不熟。 這個日式建築是他最後安居之所。不過,這裡歷經過戰爭、地震,已經有不少變化。詳細部份就不多說。


DSC_5014


下、之後,再搭巴士來到瑞鳳殿。這個地點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廟,祭祀仙台藩祖伊達政宗的。伊達政宗逝後第二年的1637年為供奉他而建造的一個靈廟,建築風格豪華絢麗。昭和6年(1931年)被指定為國寶,但後來於戰爭中燒毀。戰後進行了重建,成為今天的模樣。


DSC_5026


下:鐘塔。


DSC_5033


下、唐破風是傳統純日式建築設置在其入口處上方的一種弧狀屋頂。


DSC_5040


下:瑞風殿。


DSC_5052


下: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已經精神不太好了。沒有什麼體力了。


DSC_5051


下、瑞鳳殿。裡面是什麼,就自己去查囉!


DSC_5059


下、因為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之後從仙台到盛岡後,就沒有拍什麼照片。這是在仙台理學部自然標本館,東北大學的教育和研究累積了豐碩的學術資料標本,其中與地球科學領域有關的標本。不過,我到這裡之後,整個坐著發呆,辦昏睡狀態。希望流點汗,讓自己快點好起來,可是效果不大。


DSC_5069


下、晚上,從仙台到盛岡。辛苦的孫爸爸,還要帶著小孩的大包、小包。


DSC_5074


下、到盛岡之後,整個人就是不舒服。但是還是抱著病走了好長一段距離。由車站到Morioka Children's Museum of Science,參觀完後再走回去。下午後,就搭機回台了。最累的是回臺灣後,還得從桃園開車回台中。那又是一件累人的事,在每個休息站都休息一下。好不容易的撐回家。結束了九天八夜的行程。但是,回台之後,也因為生病的關係,在過年期間去住了五天的院,連連假結束後的第一天才從醫院出院。也讓整個二月份甚至三月份的外出活動整個機乎空白。


DSC_5078


下:網路相簿。


20190201-02仙台及最後一天


星期二, 4月 23, 2019

20190131搭仙山線從山形經山寺到仙台

DSC_4830


這是二月份日本行的照片。這一天我們從山形出發,搭火車去山寺。然後,再由士寺再搭火車到仙台。行程很簡單,有一半的時間在搭火車。不過,我就是喜歡搭火車。


上:早上在飯店用完早餐後,到附近的山形產業科學館看了一下。接著,來到山形站搭車到仙台。上圖是在待命中往左澤線的列車。才二節而已。可是我們不是搭這列車!


下:JR的列車,山形站有標準軌和1067的列車,這是1067軌距的車子。什麼型的?沒有研究!不知道。


DSC_4840


下、左澤線用的非電氣化列車。


DSC_4843


下、山形到這北山形這裡,分岐成二個不同路線。前面是左澤線,我們還在奧羽本線(山形線)上。


DSC_4849


下:我們這邊是1067MM的軌距。另外一邊是山形-羽前千歲之間1435毫米的標準軌。可通標準軌的列車。這種規劃,可以當作參考。蠻有趣的。也很實用。


DSC_4851


下 、前面的交叉是1067與1435的交叉。左邊的月台是羽前千歲站。過這個站之後,仙山線就和山形新幹線分道揚飆了!


DSC_4852


下:仙山。離去的火車!這裡是一個很美的拍火車好點。可惜這裡的列車真的跟TRA的海線有的比少了!


DSC_4865


下、山寺站。


DSC_4871


下、山寺站前餐廳,這個餐廳很有趣,在這裡用餐的話,就可以把行李寄放在這裡,然後去爬山。去日本讓我覺得最神奇的是,為什麼他們的傳統建築還會在使用,甚至蓋新的呢?我們的傳統建築就漸漸的消失?我要住三合院呀!


DSC_4891


下、山寺站裡,日本車站就是有暖氣。冬天電費應該也是不少吧!?


DSC_4875


下、車站裡另一角!


DSC_4874


下、這次來日本,發現日本除了TOYOTA的油電車之外,就屬FIT最多了!我有遇到油電的FIT、一般的FIT,還有4WD的Fit,當然,也有賣手排的Fit。選擇還蠻多的。


DSC_4893


下、 神社的鳥居。


DSC_4900


下、又一個鳥居。


DSC_4904


下、石神像。


DSC_4914


下、小山洞裡,供奉許多石雕神像。山寺最特別的就是依山而建的佛殿或是依地形而擺放的神像。


DSC_4929


下、山寺,山上許多殿的某一殿。


DSC_4940


下、上面殿裡,貼了許多紙,猜想應該是供奉香油錢的大德姓名或單位吧!?


DSC_4944


下、這裡的路還真的不好走,平常沒有下雪,光爬就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下雪後,連階梯都積雪,還真的得很小心。對於居住在亞熱帶的我來說,還真的很特別的體驗。


DSC_4942


下、山寺上面的五大堂往市區看,整個雪國景色一整個蕭條。原本希望可以等到火車通過,可惜等不到。不過。到是發現山寺站有一個轉車盤,也是不錯啦。


DSC_4954


下:結束山寺的行程,趕到月台等車,風吹來還真的蠻冷的,不過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鐵道景色!


DSC_4967


下、回程辛苦的趕下山來。搭往仙台的火車。這列車的駕駛可是一位姐姐呢!


DSC_4988


下、這路線是電氣化的,可是充滿了支線的風情。


DSC_5002


下、網路相簿如下。


20190131搭仙山線從山形經寺工到仙台


星期一, 4月 22, 2019

20190129/0130從山形到藏王滑雪

DSC_4626


 


這一天我們從山形出發,到藏王的行程,在到藏王的第一天,下午去滑雪。第二天早上去藏王高原山頂。下午再去滑雪。第三天再離開。


不過,這二天滑雪的行程沒有帶相機,所以只有用手機拍一些照片,就沒有放來。畢竟那是滑的很灰頭土臉的活動。雖然如此。第一天短短的不到500公尺,花了很久還下不來。經過一天的學習,加上去年的經驗和反覆的失敗,還有比較開車用腳踏油門和離合器的感覺之後,第二天總算是可以順利滑下來和轉向了!這算是一個很大的成功,讓我小小的有成就感。


上:這是在山形早上在旅館所拍到的照片。一早就看到窗外下起雪來。看到雪中一些汽車在行駛,還蠻有趣的。只是好像沒有車打滑!想必有雪胎吧!?對面有個小廟。很有趣,是不是也像臺灣一樣,到處有土地公廟?


下:我們從山形搭公車到藏王,到了公車站之後,搭接飯店的駁車。這個車長的很像臺灣的得力卡,不過,它是牛頭牌的。有4WD哦!這裡的車有許多是有4WD的。連小車FIT或wish都有4WD的。


DSC_4636


下、窗外的雪景。但是室內的溫度還蠻溫暖,這需要很多的能源。


DSC_4642


下、旅館的大門。還有那輛廂形車。


DSC_4648


下、這是來到藏王之後的第二天早上,搭纜車到樹冰高原站。標高:1331公尺。來到這裡的時候,正大風雪的時候。



DSC_4684


下、纜車站裡都積滿了雪。感覺就是很冷!


DSC_4736


下、站外正在大風雪。屋頂外面一片霧茫茫的。能見度真的不高。


DSC_4717


下:山頂上的藏王像。整個像已經沒入雪中了。


DSC_4752


下、纜車站裡已經有一半的地方已經結冰了。看了真冷!


DSC_4758


下、氣象狀況表。這算是我目前遇過最冷的一次。溫度-10度,能見度只有30公尺。可是我感覺應該更冷,更看不見!!


DSC_4773


下、這時候沒有下雪了。但是還是看不到。


DSC_4757


下、放晴。但是還是很冷,不過,在下山的纜車上,可以看到樹冰。


DSC_4766


下、很有趣的除冰機。


DSC_4806


下、在第二階的纜車站上,往山下拍,剛好放晴,能見度很好。整片白。很美麗。可是如果是在這個地方的農家,應該很辛苦吧!?


DSC_4788


下、網路相簿。


20190129/0130從山形到藏王滑雪


附上二張滑雪的照片!自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