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與大家分享是我的火車模型,其中有一部份已經購買很久了!買久的,就來分享這些年的使用心得。
上:最左上的是2-6-6-4 是athearn出的rio grade 3800的挑戰者級的火車模,有關於Rio grade的3800可以參考這篇:https://www.steamlocomotive.com/locobase.php?country=USA&wheel=4-6-6-4&railroad=drgw#339
這輛模型,有二組動力轉向架,所有的動輪都是沒有膠圈的,這部大約是2014年在ebay買的。剛買的時候的照片如下,過彎半徑至少282MM以上。

左二、DD40ax, 是bachmann的出的。也是全部都是鋼輪,牽引力強大。
左三、臺灣高鐵700T的模型,大約是2018年6月購入的,我買的是全編組,不得不承認,kato出的列車,還是比當時國產的模型相對來說好上許多,這麼長的編組12節,不論是爬坡、過彎,都是馬力足夠,也對容易出軌。
左四、這列的車頭是es44ac,一輛是最近入手的,5488號,另外一輛是5353,這5353算是第二輛了。5353共二部,都是在2015年上半年左右入手的。
左五、這是鐵支路的R100,目前鐵支路的R100,我共有三輛,一部是海軍藍,也算是比較新的世代,二部是橘色。最近把橘色的這二部的動輪對調,把有膠圈的輪子統一集中到其中一輛,另外一部全都是鋼輪,行走狀況比較,全都是的鋼輪在行走過程中,比較不會有電力中斷或是電力接觸不良的情。但因為的R100的模型相對於其它模型來說,它不算是一個重量很重的車頭,所以,可能爬坡的的牽引力會下降不少吧!?
左六、左七:是臺鐵E200與E400模型,我最早買的是E300型,我這些大約是2015~2016年買,這些都是鐵支路模型出的,基本上只有車號不同而已。目前這些車況還算可以,但是行走性能真的沒有辦法跟其它國外大廠的比較。
右二:這是2019年買的,算是很新的火車頭,日本的EH500雙節的電力機車。動力算是足夠。這輛是由tomix出品的,參考這篇。不過,現在市面上好像kato生產的比較多。
右一:是由臺灣的三鶯重工出品的EMU600。購買時間大概是2019年,這款車子出來不久就買了!這組車子算起來運性能已經大大的進步了!
下:右一、這是D2800的定作模型,行走性能良好,但是只有三節。就是貴。大約2014左右買的。可惜就是沒有燈。
右二,這是我最古老火車模型,什麼時候買的,已經不可以考了,應該有接近二十年前吧!?kato的基本組來的。
右三:這2022年2月的買的,這是鐵支路出品的臺北捷運381型列車,這的款車算是有不錯的運轉性能。跟最早期鐵支路出品EMU100型比較起來,真的有天壤之別。這款列車模型應該是在2019年中左右出品的,但是我一直沒有買到,直到今年初剛好有看到,就入手了。感覺上,鐵支路的產品,從太魯閣號之後及EMU700型之後,就真的有明顯的進步。
右四、這是DD16,大約2016年買的,買它的原因是因為臺灣高鐵有這款同型車。不過,是改過軌距為1435cm的。運轉性能不錯,但是真的屬於低轉速的車。換句話說,就是跑不快,很符合實車的設定。
下、左一:這是三鶯重工的DRC1000型,也是算很不錯的模型,我去年買的。但是,放了快一年,這個新的場景可以跑車之後,才可以把它放進來跑。
左二、這是DRC2300型的定作模型。都快忘了是什麼時候買的了。應該是在2016年之前的事了。
右二、這是kato 出品的C55,是屬於上一代設計的火車模型,目前仍然是頭好壯壯,我的上一代場景有的時候就有了。
右一:這是D51系列的,目前我的D51有二部,其中一部待修,一部是好的,比較早買的是2014年左右入手的,比較晚買的應該是2016年買的,行走性能都不錯,都屬於低電壓就可以開始跑的慢速列車,因為動輪有膠圈,所以牽引力很大,但是,相對的,我其中一部待修,就是因為膠圈脫落,所以待修。
下、這是左:C57、右D51, 目前這二部有同樣的問題,就是膠圈脫落。說到膠圈脫目前我還沒有辦法解決。不然這二部車都是運轉性能良好的車頭。
下、這是kato出品的es44ac,大約是2018年左右買的,這一部是比較晚買的。
下:三部kato 出品的車頭,左一、up 844,運轉性能也是不錯,缺點:轉彎半行不能太小,最小就是R282了。後面煤水車,因為輪子很多,容易在過轉轍器的時候出軌。而這部車,現在也是因為膠圈脫落的問題,待修。
中間:這部是也是kato出品的sd-70,也大約是2015年買的,比左邊的5353晚了一點,這是第二部kato usa的車頭。 雖然一樣是kato出品的車子,但是它的轉向架設計和es44ac是有很差距的。
下、左一:這是鐵支路出品的EMU700,這是2016年左右買的。動力不錯,運轉性能也算不錯。但是仍然有一些小小的問題,像是組裝有一些公差,造成可能出軌。不過,我已經修正好了。
左二、DR3100,也同樣是鐵支路出品的, 可能是在2016年買的,它相較鐵支路出品的EMU700、TEMU1000、TEMU2000相比,又是比較成熟的產品了。但是還會有一些小問題。像是跟emu700一樣,會有排障器會卡到軌道之類的問題。還有就是有一、二組輪子寬度不太正常。這些都要經過調整,調整後就運作正常了。
左三、這也是鐵支路出品的R100,藍色的。 是新版的馬達,整個行走性能算是不錯。這是這一些車子比較晚買的。只是目前忘了什麼時候買的了。
右二、是也是鐵支路出品的普悠瑪號,2015年6月買的,也跟另外一組太魯閣一樣,有一些問題。但大致上,在一般平順的場景跑起來算不錯的了。
右一:這是鐵支路出品的太魯閣號,我2015年2月買的,買這組之前,我買鐵支路的列車組,就只有EMU100而已。而EMU100型的模型,真的可以說是時代的眼淚,而這一款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又不得不說。我也花了不少精神在這列車上面,特別是在我的上一代場景,彎道、爬坡都不少的情況下,還真的很容易出軌,然後因為也有加裝室內燈,所以吃電比較多才能跟其它列車跑的速度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