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5, 2009

20091025大甲南邊的下午


今天大甲地區天氣還不錯,至少有陽光!下午帶者相機出門拍照,找一個比較少來的地方,順便來堪察一下地形,拍的照片不多,大部份用Nikon F100,照片還沒有洗出來。


天氣雖然不錯,但是真的風大! ....風超大的!連站都不一定停的穩囉!....強風真的要特別小時。這個地點風蠻大的,這個地點列車是以全速通過,又沒有號誌燈,只有聽鐵軌的振動的音來發覺列車是否接近,拍照的反應時間真的不太夠。沒多久就閃人了!改天天氣比較好一點的時候再來這個點好了!....


下:風真的大,大到手持相機不太容易保持穩定。






 


下:其實雖然風大,但是天空的顏色不錯,至少比昨天好太多了。尤其是風天風大,大到我家西尼克的車門發生意外!



下:相簿聯結就按我囉!.....











20091025大甲南邊

星期日, 10月 18, 2009

20091017從橋頭到鹽水溪橋的鐵道拍照行


這一天從大甲到臺南參加同學的婚宴,不過一大早就提早出門了,中午約我弟去拍火車,延路從橋頭站出發北上,也剛好接續了上我和牛皮一起去橋頭糖廠行程,這次去橋頭,看到橋頭站的舊站房已經停用了,鐵路局的站房已搬到新的高架式站房,和高捷一體了!


接著,來到橋頭北邊典寶溪邊,拍那紫的不行的高雄捷運的典寶溪橋,紫色的鋼樑橋在國內還真的不多見呢!....不過,下圖是臺鐵的EMU500南下電聯車。原本我拍照片的地還是橋頭糖廠的糖鐵遺跡呢!...相當初,這可是我第一條追的糖廠鐵路呢!....只是..... 現在已不復見了。


下圖:高捷的紫色典寶溪鐵橋。







接著為了拍高雄捷運的維修廠,順道看一看在高雄縣文化中心的CK58,保存情況還好,不過,應該沒有復駛的可能了吧!





下圖:是高雄捷運最北邊的終點止衝檔,它可是道地的國際標準軌呢!果真寬多了!我和我弟還伸手進欄杆裡,摸了摸,感受一下!哈哈!





接著往北,到路竹車站,天呀!還真的忘了岡山站的存在,不過,岡山站前一陣子才去過,所以直接略過囉!


下:這是路竹車站,它的位置蠻有趣的,在一個「L」型的馬路上端點上,一般的車站不會這樣,說真的,這個車站和橋頭車站應屬是同時期或是略晚於橋頭車站的建築,很明顯的,也是和現在的清水車站和舊山線的泰安車站同時期的建築和設計,不過,很明顯的,整個的裝飾略簡化於上述的車站,也許和當初日本人打仗打到快沒有錢有關係吧!?




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風格,我想大湖車站應該和現的大甲站的車房是差不了多少年的設計。


下:大湖車站






下:從下圖來看,'乍看之下,真的和大甲站的感覺很像,當然啦!還是有差別的啦!只是,那時候的風格就是如此。






下:大湖站原本的出口和廁所附近,有蠻有特色的彩繪,感覺非常棒!






下面是在省道的跨線橋的人行天橋上拍的! 每次都開車經過都相來拍一張照片,這次終於有機會可以停在這裡好好的拍幾張照片!


下:南下進備大湖進站的EMU700電聯車。





接著,我們二人來到中洲車站,中洲車站和大湖站之間的直線距離不遠,但是,公路真的沒有直接到的路線,中洲站以後將是臺鐵沙崙支線的分岐起點站,現在的站房的改建工程已經開始進行了!


下:這是現在的中洲站





下:我和我弟二人,為了找二層行溪橋,亂跑,亂開,不小心遇到正在施工中的臺鐵沙崙支線的碴道車,原來這個沙崙線不是用板式軌道,而是用道碴。再看看高架的施工法,除了真的因為軌距不同,造成的橋樑斷面比較小外,整個感覺超像高鐵的高架橋,果真,這個時代的建築,有這個時代建築的風格!....





下:這是中洲車站超大的製粉工廠,從這張照片來看,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鐵路怎麼分岐到沙崙支線了!而不會影響到製粉廠的的線路,不過,沒有仔細看,製粉廠的工廠側線有沒有因為沙崙線的施工停擺?亦或是已經不再使用鐵路?





下:終於來到二層行溪橋,這是一個上承式的鋼樑橋,這類的鐵橋,在未來的日子裡,已越來越少見了!...在鐵橋前方是舊的橋墩,已經有一、二個橋墩已經不見了,可能被大自然回收了吧!?





下:以高壓電塔的基座當前景!通過二層行溪橋的南下推拉式自強號。





下:當初為了找到路去拍二層行溪橋,花了太多時間而且,數位加底片拍了不少照片,又花了不少時間,結束二層行溪橋拍照的快馬加鞭直接到鹽水溪橋,到的時候,已經太陽快下山了,拍到這張帶著黃味的北上自強號通過鹽水溪橋,鐵橋的改建工程已經開始囉!工期是101年12月31日前完成!也許,這是我最後一次拍這舊鐵橋了吧!?





下:南下通過的EMU700的電聯車,南部還真的有不少的阿福型電聯車,不過,我還沒有搭過呢!





下:最後載我弟到永康車站搭車,結束這半天的鐵道拍照行,之後就順便到永康參加我同學的婚宴!





下:這是我這次拍的照片的相簿聯結:











20091017橋頭至鹽水溪橋出草紀行

20091017致翔婚宴


今天特別南下臺南永康參加好同學致翔的喜宴,這次沒有從頭到尾參與整個婚攝的行程,還是很分享了致翔的喜悅和幸福! .....


這次試著用picasa「投影撥放」新功能放上來!








 





 





 


下面可以直接聯結到相簿:











20091017致翔婚宴

星期日, 10月 11, 2009

20091011大甲站北


今天下午,天氣不太好,才出門一下下,就開始下雨毛毛雨,最後只敢躲在大甲站北的第一個轉轍器前面拍火車,天氣不好,原本想用NIKON F100接80-400MM拍的,不過,天氣不好,光線也跟著不好,只好再接數位相機來拉高ISO,以確保安全快門囉!不過,畫質有差了一點!


上圖:E326牽引北上穀斗車:


下圖:停靠第二月臺的 2414次電聯車



 



上圖:2414次電聯車準備過轉轍器出站。


下圖:台臺上等得34次莒光號的人們,不過,還是貨列最先新進站待避。



下圖:34次來了!......由E418牽引



下圖:34次出發後,換R37牽引的煤列出發!R20的車頭燈還真亮,鐵軌都被照的閃閃發光!




下:車頭燈直接照到鏡頭裡,結果還出現高光溢出的情況!..




 


我看相簿,就直接按下面的圖示囉!











20091011大甲站北

 


星期六, 10月 10, 2009

20091010日南、大甲之間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91010#


這次拍火車,範圍不大,就在日南站北到大甲站北,短短的區間內,沒有辦法,海線的火車真的不多/。


上、下圖是2464次電聯車,從照片看來,只有少數幾個人在日南下車,至於上車的人,一個都沒有!...



下圖:2463次,離站,往大甲,下面這個點,我還蠻喜歡的,不過,可惜了一點,火車是靠左開的,拍不到電頭通過北上的照片!只好用電聯車的車



下圖:因為大甲溪只有單線,只好轉轍囉!...



在大甲附近拍照有一個好處,就是中午累了,可以先回家休息一下,再出門拍照。


下:2415次,下次換到左邊拍看看, 這個彎不錯,只是旁邊是有名的大甲火葬場





下:34次北上通過日南。



下:北上1024次的EMU300自強號,天色不太好,NIKON D70S的自平衡不太正常,軟體自動增強後,還是顏色過於艷。



下:26次莒光號,大安溪橋頭南E224牽引,這個點不錯!



下:如果是南下的列車會更好一點。



下:1028次自強號,大甲站北出站,E1010與E1001



這次雖然只有在大甲-日南之間拍照,不過,算一算,也是拍了超過150張,加上十多張的底片。底片還沒有洗,那就敬請期待囉!...


其它照片請參考: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91010#


星期二, 10月 06, 2009

風大跑步

颱風離開不遠,運氣好的台中,沒有遇到多大的大雨和強風,不過,下午風到是不小就是了!...將近五天沒有運動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在下班後換完運動服去體育館運動,流一下汗也好。


只是,風天的時候,體育館裡真的太多人,作了一下重量訓練,等到不跑步機,甘脆就直接往戶外衝出去,吹吹風好了!


剛開始迎著北風向前衝,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空曠戶外連顆樹也沒有,風就完全沒有阻礙的往前吹來,只有你立在平面之上,跑起來真的極為費用,但也格外的舒服!回來的路程,順風而行,步伐變的極為輕快,加快步伐,也加快速度,創造自己的紀錄,挑戰自己的極限!....


原來,天氣雖然不是很好,卻也是一種享受!所以,天氣不能再是一種不運動的藉口!


星期一, 10月 05, 2009

20091003磺溪書院


上圖:建築的正面,展現了書院氣勢。


這次去拍火車的經過大肚的時候,有經過磺溪書院,順道來訪,這次拍的照片不多,有一半是用底片機拍的。不錯的天氣,加上拍起來的照片還不錯看,不過,仔細算起來,在這裡拍的照片不多。


書院在午后的陽光底下,整個表現了磚造建築的磚頭色澤和紋路之美,所以磺溪書院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下次有空還可以再來拜訪,平常這裡可是也有不少美眉外拍。


下圖是書院內的拜亭與拜殿,我用fm2加上17-35mm的17端拍,不過,照片還沒有放上來,更是能顯示出建築之美。



 


我回來之後,找了幾個比較詳細介紹書院的網站,供大家參考一下,


下面是從wiki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磺溪書院:另外,也有一個不錯蠻詳細的網站:


http://140.111.97.1/web/bookcity/index--g/yellow.htm:還可以看到之前整修前的書院景像。


其它的部份,就請大家多上網查一下相關的資料。


磺溪書院的在整修過後,現在的情況還算不錯,不過,看過書院的介紹和歷史之後,真的深深的覺得,古蹟要在天災之下保存已屬不易,可是卻又得面對人為的破壞更是可怕呀!維護古蹟,還是得靠大家用心呀!


其它一些我拍的照片: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9100303#


 


 


 


星期日, 10月 04, 2009

20091003-海線鐵路清水至追分北之行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91003#


今天和我弟二個人一起出門拍火車。


這二天的天氣風比較大,加上現在沒有什麼低層的雲,也因為風大,能見度蠻高的,雖然氣溫不低,但是,氣候還不錯,是一個蠻適合拍火車的天氣。


不過,出發前,先到機場附近,拍了一下鐵鳥,原因雲的顏色和這張照片差距頗大,只是用軟體自動強化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鐵鳥沒有拍多久,就離開展開今天拍火車之行了!...下面是清水火車站,清水火車站的站房整體其實不大,客運量其實也不算多,不過,我蠻喜歡現在這個站房的樣子,現在這個站房應該是民國二十四年改建完成的。這可說是當時那個時代的典型的建築物,感覺上,跟之前舊的竹南車站和舊泰安站蠻類似的!可以說是當時台中大地震後的改建作品的標準樣式!


下面:清水車站





下圖:沙鹿南邊北上的柴電煤列,拍火車的時候,能遇到R20應該是最值得高興的一件吧!也許再服役個一、二十年,R20可以創下臺灣鐵路史上服役最久的列車吧!





下面:沙鹿車站,整個感覺真的和小巧可愛的清水車站不同,比較類似於現在的大甲站,可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興建的!也許很快的,沙鹿站又要不一樣囉!





一路南行,中間也有找幾個點停下來拍火車,照片就不另外連上來囉!要看的話,就請大家麻煩一下去我的相簿看,


下圖:龍井火車站。


小小的火車站的站房,真的好小一個火車站,不過,這裡的客運量真的不高,另外,我很好奇,這座車站是什麼時候改建的!之前長的什麼樣子?是不是跟現在一樣子的小呢?





龍井車站月臺上的候車室漆的蠻有希臘風的感覺!...





下面是大肚車站,整個站體結構跟本就和龍井車站一模一樣!不過,這種建築好像都是這樣子,有標準的模子,就像,之前現在的大山站和它同時候的木造車站通通清一色長的一樣!後來的清水車站,就長的那樣子,大甲車站那個時期的,就是那樣子,每個時代就有那個時代的特色!





後來順路去了磺溪書院,磺溪書院改天再介紹囉!


去書院的路上看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一段路,就是這條路的一線道是穿過臺電的二個電塔,有圖有真像,照片請看下面,這個地點是在大肚鄉的文昌路一、二段附近的排水溝與變電站附近,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另外地點可參考這張照片在picasa的地圖標示!




\


最後,來到追分站北的大彎道的地方,等待火車,算是守株待兔。不過,這時候天色已漸漸的暗了!...只好打道回府,下次再從來裡出發往南行好了!..





 


其它的相片請參考:http://picasaweb.google.com.tw/xcat1976/200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