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甲媽祖進香的時間,比往年多了一天。也讓整個進香的隊伍可以星期六從清水出發回大甲,讓隊伍最後一天在大甲的行程不再那麼趕了。
今年不同於去年我拍媽祖回鑾的方式:在鎮在跟都鑾轎跑。而是採守株待兔的方式,找好回鑾隊伍的行進路,找好地點:文昌祠前面,就一直在那邊龜著拍照。
下:經過幾次的經驗後,這次我帶者我專門為了拍高鐵使用的高鐵梯出門,讓我拍照的時候可以有較高的制高點,同時,也可以讓跟者一起同行的小孩子當椅子座。
下:今年使用來拍照的機器跟去年不太一樣,最大的差別就是機身不同了,因此原本去年機乎一鏡到底的nikon af-s 17-35mm f2.8今年就很少用了。今年只用這顆鏡頭拍了少數像下面這張的大景,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17mm的廣角感覺。
下:這不是Google 的街景車,這是中央研究院GIS中心的車子。這算是一個用新科技紀錄文化活動的新方法!蠻不錯的。
下:隊伍的旗海飄揚。
下:超認真的大里國小的跳鼓陣的小朋友,一整個星期下來,應該累壞了吧!?
下:非常有趣的一個畫面:「媽祖有交代,提防扒手」。讓整個警語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而且大家應該會因此特別小心吧。
下:行過百里路的進香隊伍。
下:號角隊,超有震振力的聲音。
下:為人師表,竟然裝笨、裝白癡Orz
下:爆竹、煙火,照亮了整個大甲街上的夜空。
下:大量的爆竹在鑽鑾轎的信徒邊燃,畫面中那個條伯,真的很勇猛,完全無懼於爆竹的威力。
下:火力驚人呀!入伍時的震振教育也頂多如此。還好前面有一輛米字必須史背溼喜兒幫我擋住,不過,還是整個頭上、身上,甚至鏡頭、機身都是一片片滿滿的炮灰。
下:原地不動,也不離,等了近五個小時之後,終於在天色暗了之後等到媽祖的鑾轎。等到時候,超感動的!一整個進香活動真的需要強大的信仰力量才有辦法支撐走完全程。
下:烈焰衝天,熱浪隨之襲來。
下:向文昌祠行禮的鑾轎。
這次出門拍照,我把我的主要幾支77mm口徑的鏡頭都帶了出來,不過,最常用到的還是小黑三和28-70這2支,其它幾支就只有少數時候用到,只是這此傢伙一整個下午背下來,體力消耗頗大的。
雖然這次與去年相機,機身的等級提高不少,但是我想受限於今年採定點拍照,焦段的運用的時機也不太好,有些感覺沒有拍出來。我想明年再來的時候,可以採取不太一樣的拍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