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一趟台中市區,拍了一些照片,今天大概是從潭子、北區、台中後火車站、還有宮原眼科、還有美術園道。
上:這是在香蕉新樂園拍的。透過窗戶往下看,有一特別的窺視感,好像在窺視過往生活的遺跡。
下:這是頭家國小校門口前的雕塑,非常有趣。我特別喜歡這一隻狗狗。
下:要上映了嗎?這是香蕉新樂園裡。
下:香蕉新樂園裡的老街,讓人回到民國五十年代,我用的17mm拍的,不過白平衡還真的不好用,就用日光白平衡吧!管它的。當做日光片來拍。
下:再用17mm來拍的,很好玩。這也是我第一次仔細的看這屋頂。
下:TRA的座椅,不知道他原本南那一個站的?
下:這是小叮噹DR2050型。原本東線的光華號。不過,現在還有部份他的兄弟還在路線上跑。
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DR2061這一部車子。
下:現在變成了7-11,相較於之前,聯結如下,算是舊建築再利用了,至於之前是什麼功用,我還真的不知道。如果有人知道的,可以告訴我嗎?
http://www.panoramio.com/photo/37231710?source=wapi&referrer=kh.google.com
下:這是綠川,已經半死的河川。
下:這是最近很有名的「宮原眼科」,很有羅浮宮那個貝律明的金字塔風格的屋頂。配上原本的外牆。當然啦!仔細看,建物本身已經有多處補強和用其它結構來當支撐的主結構。我想台中很多舊市區可以用這個例子來做改造。並不是全部來給他都更就好了。這樣子的建物和台中火車站、後站20號倉庫、舊站剛好形成一個有建築特色的帶狀。我想,如果建國路那邊的老舊的店家也能保留原貌來整修,這對於舊市區來說,是一個再生的好方法。
舊市區要有舊市區的求生存的方法,總不能把台中七期重劃區的那種成功模式套過來的。而且像舊台中紅十字會那邊的建築,也是很適合保留再生。我相信,大家都有這個共識,台中舊市區的再生,是可期的。
下:從Google earth的街景找到的舊樣貌。再更早之前,我就沒有照片和資料了。
下:另一個角度。
下:這是我拍的,一堆人在排隊買冰淇淋!真是人山人海。
下:宮原眼科前的雕塑,保留歷史痕跡,再利用,也是一個好方法。建築物就和火車一樣,要有利用,就是活著的,才更有價值。
下:換個角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再利用例子,真是人山人海。
下:宮原眼科裡就是賣日出的糕點,他們家的糕點,還算真材實料,口感不錯。這張照片是不是感覺進入大英圖書館了呢?
下:17-35mm我還真的很喜歡,很廣,拍建覺非常的方便。
下:真的感覺不出來這是賣什麼的!...只能說,太神奇了!...
下:牆。宮原眼科裡的磚牆。
下:看起來像書桌?書架?非也!
下:裡面都是餅乾、糕點。
下:瓦,黑色瓦片,是不是原本的屋瓦?
下:我又來到後火車站。
下:仍然有在使用的零擔月台。
下:正前方是火車站,已經從九二一受損中整修完成了,最近這個是很特別的雙k道岔。
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站場與雙k道岔,還有正前方的舊台中維修車庫。
下:正在進站的E227電頭,這是用nikon 200mm f/4d拍的,非常銳利的畫質。我喜歡227這個號碼。
下:站場、車庫與月台。
下:一隻鳥,這是用小黑三拍的。
下:20號倉庫,算是鐵道倉庫的再利用的一個先例。
下:倉庫一偶的綠意。
下:來到美術館前,不過,我仍然沒有進去美術館參觀展覽過,有空應該去看看才對。
下:美術綠園道雕塑,台中這些綠園道真的是住台中市區的居民一大福利。
下:其它相片聯結如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